本次台中藝術博覽會弎畫廊將展出八位藝術家,二位日本藝術家小林萬里子、野中美里,六位台灣藝術家Viga、郭書瑜、郭秉恩、朱曼禎、李秉璈、周依潔。在本次的展出中,我們看到對幸福、情緒、記憶和自然的深刻探索,構築出多層次的當代社會境況。
Viga繪畫世界中的小人們體現著人類的幸福,透過畫面告訴觀者,與財富、地位、榮譽等無關,只要與所愛之人在一起,只要演奏樂器、待在溫暖的家裡、一起澆花散步喝茶,人就能感受到十全的幸福。正如帕斯卡所言「人類的不幸源於無法靜靜地待在房間里」。Viga的作品為我們這些在外面迷路的現代人,悄悄地指引著幸福的所在。
郭書瑜的創作裡,這些人物是代替自己體驗生命苦樂的泥菩薩,也讓人得以空出第一人稱的位置,裝作置身事外,戴著面具說真話。將所有那些無法用語言文字理清的、不願為人所知的,以一團曖昧隱晦的人物打包呈現,以期在這個頌揚正能量的時代,透過創作鑿出一個物理世界之外的空間,安放各種脆弱的情感。
野中美里的風景並非特定的一個場景,而是將不同時間、地點、空間的景物輪廓重複堆疊描繪,創作過程讓畫面本身形塑出一種流動感,而她期望這種流動感能讓觀者產生無形的連結。不同時空、歷史、地域的元素在繪畫的過程中彼此融合,形塑出一個全新的景致與獨特的時空感。
對郭秉恩來說,當人們要收納一份有意義的物件時,總是大盒子包小盒子,層層包覆。在這種包覆之間,各種順序的安置形成了自己與物件之間親密的互動。表面上看來,沒有人能看出這些物件承載了什麼樣的意義。然而,對於擁有者而言,每一層包覆都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和回憶的寄託,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因此變得獨特而珍貴。繪畫亦是如此。每一幅畫作都像是一層層包覆的盒子,其內在卻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義。
朱曼禎的作品中有著「非人」特徵與質地,造就了角色們跟普遍「人類」有 了區別,這些角色無論是顏色、質地、空間與動態,似乎都隱隱透露出不安、危機前夕的狀態,眼神幾乎不與觀者有接觸,他們在那個世界中都有著自己的任務或正在做的事,無暇解釋任何動機,畫裡的嘈雜或是平靜似乎也輪不到觀者插手。
李秉璈在思考風景時,更多的時候由一種虛擬的、平面的、截斷的感覺切入,回應時空環境下,各自認為真實的樣子。這些圖像和畫面如繁星點點,像潛流,是當下時空環境的切片,在緩慢、細密的執行著一項考古工作。他關心的,是自身所處的當下、這個地方,自己身處的位置,虛擬和現實世界間,訊息爆炸的現場以及靈魂的所在。
周依潔的創作主題以閨房為主,意指女子居住的居室,整體圍繞在女性的日常生活中。家的構想對她來說是一種追求安全感和歸屬感的一種方式,她認為生活中所常見的場景和女性最直接的關係大多都是對家的渴望。人們所選擇的物件或是生活的場景樣貌很多都跟自己有著密切的關係,房間代表著一個人對生活的想像,對這個世界喜好的方式,不只是自己的舒適圈也是面對想像自我的空間。
小林萬里子擅長利用紡織,染色,編織,以及刺繡等不同的技法創作,表現出自然萬物生命間的各種聯繫。其作品亦致力於帶領觀眾探討人類生活的當下,是如何由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循環中產生並延續,並提醒觀者,被定義為生命終止的死亡,其實是另一種生命開端的想法。
李秉璈_標記,夏夜_壓克力、畫布_25x25cm(x2)_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