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Z風 Z Trend from Northeast

東北Z風 Z Trend from Northeast

藝風之後的東北Z風 陳晞/文 首先是作為一位質感探索者 當不同世代的年輕創作者成為一股現象或能量的時候,它時常會被以一種範疇化、類型化或風格化,描述新世代與過往之間的關係或差異,又或者是被定義為一種新的群體。從2000年代末期發生的「北藝風」,即可看出平面繪畫更是折射了它身處在當代藝術語境和產業鏈(學院—畫廊—獎項—美術館)時的行動姿態。由此來看,「東北Z風」展出的江東諭、吳柏葳、李秉璈、李緣藻、黃少葳與鈴木百合(Suzuki Yuri)等六位Z世代創作者,沒有表面上的相似性,卻都藉由質感與造形的探索,演練屬於自己的創作觀。...

小众生-影像聯展 Reflection of People in Times

小众生-影像聯展 Reflection of People in Times

小众生:影像聯展 文:張禮豪 「照片裡的獵人戴著一頂帽子。今天的棒球帽,以及全世界年輕人那種把帽簷朝後反戴的習慣,已經取代了傳統波蘭人的帽簷以及它所帶有的特殊宣言。……十九世紀時,被佔領的波蘭並不是一個獨立國家,戴這帽子,是為了儲存和保留一種奇特的主權。」  ──約翰•伯格(John Berger)《我們在此相遇》...

亞洲版畫聯展

亞洲版畫聯展

複數的吸引力-亞洲版畫聯展 文|含瑜 版畫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可複製性,通過不同形式的印刷手法可製作出多幅作品,將印刷工藝與作品內涵結合,並透過限定版數與藝術家的親筆簽名,以「限量發行」的方式確保作品的稀缺性和價值。雖然有時版畫發行的版數不多,然而比起世間僅有一張的原作繪畫,其複數的特性仍使得許多無緣相見的經典之作,更有機會親見其作品面貌。此外,複數發行使得單件售價較低,對年輕收藏家而言更易入手,複數的美學體驗得以輕巧地走進日常生活的一隅。 中國 / 流動的繪畫筆觸...

2022 徐永旭個展-邊界

2022 徐永旭個展-邊界

展名:Boundary展期:2022/4/23-2022/6/30開幕茶會:2022/4/23(六)下午3:00 攝影: 陳黎恆青/2015  邱勤庭/2019身土不二:關於「徐永旭個展-邊界Boundary」 文:沈裕融寫於展覽之前...

2022 台南新藝獎@弎畫廊

2022 台南新藝獎@弎畫廊

蔡沛倚 1994年出生於台灣台北,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西畫組碩士,主要創作形式以平面繪畫為主。 自2019年起,便開始描繪戰爭相關之題材。最初,作品充斥著大量的知名戰爭歷史影像,而後續便聚焦於外祖父書寫的軍旅日誌作為此項創作題材上的研究,將其日誌之中的影像與文字,運用繪畫的形式進行紀錄。 本次展出作品以外祖父的軍旅日誌與戰後平民生活為題,試圖探討戰爭與歷史對於當代思潮的影響。透過油彩將老舊的歷史影像重新編制色彩,另外加入了想像空間與物件,以及將看似兒童描繪的平面色塊塗鴉於畫面中,使得衝突與矛盾存在於畫布上。 陳漢聲...

2022 前三三 後三三 開幕首展

2022 前三三 後三三 開幕首展

文|沈裕昌 「前三三,後三三」是著名的禪門公案,最早典出《汾陽無德禪師語錄》,記載唐代無著禪師北謁五臺山,遇老者的對話。老者先問禪師,南方寺院怎麼住持?院中多少人?禪師回答,寺院僧眾很少奉行戒律,人數大概三五百吧。禪師反問,這間寺院怎麼住持?院中多少人?老者回答,「凡聖同居,龍蛇混雜」,人數則是「前三三,後三三。」...